close

cover1.jpg

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日治時期,
當時台灣被列為未開化的島嶼,日本帝國主義採取皇民化政策,
從個人語言思想至地方建築工業,企圖將台灣人民從裡至外地同化,
而華人「民以食為天」的觀念,使得飲食成為最有效的軟性文化輸入。

日本和台灣兩者皆處於,地理位置接近的亞州,對黃豆依賴度甚高,
舉凡各式醬料配方裡,多見黃豆的蹤影,只是以不同形式融合在菜餚裡。
日本傳統最代表性的「國民湯品」,味噌湯(日文:味噌汁;みそしる),
在同化政策過程中,一併帶進台灣家庭的餐桌,
並且深耕台灣民間成為熟悉地──「家的味道」。

台灣吸收日本精良的味噌釀製技術,將商品銷往海外甚至銷回日本,
足見國內生產味噌的品質,受到在地的歡迎與肯定。
由於食材本身倚靠發酵作用,產生逐漸熟成的特性,
因此無須添加防腐劑,其高營養價值頗受世人推崇,並且越陳、越香、越好吃。

煮一鍋講究的味噌,首先從熬製高湯開始,而我母親使用的是「自來高湯」(也就是清水),
你可以說不正統,但在深夜,面對飢腸轆轆的孩子來說,
講求迅速的成效,最大的好處可說是,降低了整體鹽分攝取,
讓你喝得更健康,明早醒來不至於口乾舌燥;
洋蔥在老練的刀法手中,俐落地斷若細絲,
與一塊塊、嬌滴滴的嫩豆腐,一齊滑入舞池,
隨著大夥兒的簇擁及鼓舞之下,不停翻湧著,
直至有人切斷了熱源,慢慢地平息了喧囂,所有人的腳步緩慢了下來。

母親從冰箱中,拎出一淺一深的盒裝物,
強調二比一是黃金比例,白味噌調整鹹度,赤味噌調和厚度;
這一匙匙麴菌發酵後的味噌,因為長久時間的歷練,呈現渾厚濃郁的色澤,
好似早期傳統女性,不論是否自願,多數選擇沉默壓抑,
受制於威權的社會體制,整日煩憂一家大小的伙食,轉眼,青春就在柴燒爐火間流逝......

即使退居於幕後,卻在自家廚房這塊小天地,找到人生存在的價值,
創造出一道道,賦予生命能量的美膳料理,
因為愛!將過往所承受的苦難,轉化為滴滴精華的養分,調製在一鍋熱氣奔騰的湯品裡。
感謝每每返家,始終為我點一盞燈和端一碗湯,
一道金光傾注碗中,一口釀漬溫潤順喉,
是熱氣?還是洋蔥?促使滿眼盈眶......
這抿安心的味道,展現了女性奉獻一生的柔性剛強,傳遞愛無反顧的真諦和永續生命的希望。

話外~
也許學者專家門,還在辯論「日治」與「日據」的用詞差異,
但對於生處於當代部分民眾心中,殖民時期的基礎工業、在地治安及教育環境,
無庸置疑地,安定社會秩序且提升生活水平,
也使得國人在日本、中國及台灣之間的民族認同、身分認同、文化認同等議題,持續熱燒不斷。套一句某課堂中教授的閒語:「很少看到被殖民者,會如此懷念被殖民的時代。」

8人份,15分鐘

1000ml water
1/4 onion
a box of tofu
30g white miso
15g red miso

scallion to taste

水 1000ml
洋蔥 1/4顆
豆腐 1盒
白味噌 2大匙
赤味噌 1大匙
蔥花 少許

水 1000ml
たまねぎ 1/4本
豆腐 1箱
白味噌 30g
赤味噌 15g
ねぎ
少々

1.jpg

四分之一顆的洋蔥,橫斷切絲,並且切得越細越好。

2.jpg

全部丟進冷水中。

3.jpg

煮沸。

4.jpg

嫩豆腐格狀劃刀。

5.jpg

避免潑濺,建議熄火或轉小火,再將豆腐倒入湯裡,並且再次滾沸。

6.jpg

兩大匙白味噌(調鹹度)。

7.jpg

換新的湯匙,舀一大匙赤味噌(調厚度)。

8.jpg

熄火後,取一只網篩半浸湯鍋上,將味噌過篩融化,即可以完全獲得一鍋攪散均勻的味噌湯。

9.jpg

輪切青蔥。

10.jpg

撒上蔥花(喜歡柔和味的青蔥,可在豆腐後倒入鍋中;喜歡嗆鼻味的青蔥,則最後在碗中添入)。

11.jpg

本篇這不是業配文,如果經濟許可,建議不要買一包十幾二十塊的味噌,買好一點的味噌,你會發現,原來味噌湯好好喝!除了白味噌不這麼死鹹,豐富厚度的赤味噌,是此湯層次的重要關鍵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k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